▎(一)行政执法(政府管理)类
1. 政府指定 xx 企业成为专业公司、帮助建设 xx 设施——政府扶持、搭建平台
2. 空头支票——(承诺)无法兑现
3. 没有理由也要找理由——巧立名目
4. 用微信/微博/短视频平台做 xx——利用新媒体、互联网、网络平台5. xx 设计考虑不同人群、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等——人性化
6. 政策不停留表面——落实政策
7. 政府答应的事情却没有做到,出尔反尔——不讲信用,有损政府公信力
8. 一件事引发其他一系列事情——连锁反应(效应)
9. 可跟群众在一起时,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。在路上碰到乡亲,不管认识与否,他常常停下来,和他们拉拉家常——有
亲和力/密切联系群众/深入基层
10. XX 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,不管是校园设备设施还是师资等各方面条件都丝毫不将就——提升学校的软硬件水平/完
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
11. “睁一只眼、闭一只眼”“民不告、官不究”——执法不严
12. 强调要重视 XX 法律、法规/强调 XX 法律、法规要落实到位——依法治理/加大执法力度
13. 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——因地制宜/因地施策/从实际出发
14. 某种违法行为竟然过五关斩六将,突破多个监管关口——政府监管不力
15. 某事牵涉多家部门/单位;“三个和尚没水吃”“多龙治水”——多头管理
16. 很难将制定好的计划进行下去/难以将某项计划继续进行下去——执行力降低/执行力下降/执行不力
17. 形容民众办理某项业务的体验:不受上班时间限制,晚饭后散步途中顺便就办理了——办理业务时间灵活
18. 政府做一件事,不考虑对象、情况的不同,都采取统一的、强制性做法。比如:一律杜绝/要求 XX——政府一刀切/
政府简单粗暴
▎(二)经济类
1. 从一个人干到一群人干、从个体干到成立企业干、从数量少到数量多——公司化、规范化、产业化
2. xx 是市场化产物——市场化运作
3. 事情还没完全确定就开始干——先行投入/盲目投入
4. 农产品经过包装、加工后售卖——增加产品附加值
5. ……技术绝无仅有——(塑造)核心竞争力
6. 某种产业、不同类型的事物多/在一起——产业协同、集聚资源、集聚效应
7. 在国内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,在国外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;产品不仅国内售卖,还销往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——积
极占领、开拓国内外市场/开拓国际市场
8. 合作双方虽已达成合作共识,但在实践中,一方不配合、不愿参与;合作双方出现“一头热”现象——合作不畅
9. 一味地迎合大众——过度市场化
10. 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——利益驱使
11. XX 公司、社会组织、群众等投入金钱——鼓励社会资本投入/多方筹措资金
12. 买卖双方的彼此猜忌——买卖双方互不信任
13. 农场不光种植蔬菜、水果,还建起了加工作坊——延伸产业链
14. 涉及到多个产业齐头并进、水乳交融——产业融合发展/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
15. 有些地方在开发过程中十分“积极奋进”,不仅在打城区和周边的主意,还逢山挖山、遇河填河,向远离城区的乡村大
扩张——过度开发
16. 企业之间本着一起协作/一起合作/共同获利/共同发展的思想观念——秉持合作共赢/互利共赢的理念/思想
17. 每年创造近十亿欧元营业额;盈利高达 18 亿元人民币——创造经济效益
18.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、普及,企业需要的员工数量减少——降低人力成本
19. 将人们的双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、从高度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,更多的人会从一、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中去——
优化就业结构
20. 很多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显的经济回报——企业过于功利/片面追求短期利益
▎(三)文化类
1. 群众排斥某些外来文化,倡导本国文化——文化自觉、文化自信
2. 群众闲时只能赌博、打麻将等——缺乏娱乐方式
3. 火爆朋友圈/上电视、新闻/被媒体报道——知名度提升、扩大影响力
4. 以前没有品牌,现在有了品牌——加强/注重品牌建设;实施品牌化发展/走品牌化之路创新/开创/打造/创立/设立/专注
/原创品牌
5. 以前有良好的民风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攀比、赌博等——不良的社会风气
6. 某报刊发了 XX 评论文章,对 XX 现象进行了评论/报道了某件事——新闻媒体评论/宣传
7. 某地/某人讲述当地的文化,如:他用亲切的方言,娓娓道出了他心目中阿拉善人的民族大义和乡愁/他一登台便用一
曲“信天游”引人走近延安,荞面饸饹、山丹丹炸油糕、安塞腰鼓、陕北秧歌……——推介/宣传/推广/传播独特文化/传统
文化/本土文化
8. 提及梁祝遗存、长城、故宫等具体的文化资源——文化资源/传统文化/历史文化
9. 提到具体的、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发展很好,比如:带动婚纱摄影、婚庆、休闲旅游、动画、剪纸等发展——促进文化
产业发展
▎(四)社会类
1. 学校和企业建立研究所/和科研机构合作——校企合作/校研合作,联系紧密
2.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——农村“空心化”问题/“三留守”问题/空巢化
3. 子女不赡养老人、拿老人养老保险钱——不敬老、不爱老、不养老
4. 盗窃、抽烟、赌博等描述——不良习惯/不良嗜好
5. 教育过分重视升学率、实用性——教育功利化
6. 为了自我“充电”,参加各种调节情绪、训练意志、提升技能等类似的培训课程——提升素质/提升能力/素质教育
7. 房价高、教育费用高、医疗费用高等——费用高/生活成本高/生活压力大
8. 读书、下棋、游泳、旅游——培养兴趣、爱好/丰富业余生活
9. “饿了么”“美团网”“大众点评”——网络平台/网络销售
10. “微信”“微博”“客户端”等——网络空间/自媒体
11. 市民患上支气管炎、冠心病、肺结核甚至癌症——身体健康/生命安全
12. 欠债还钱、说到办到——信守承诺/诚信
13. 捐款、捐物、抗震、救灾——奉献
14. 忽视了对爱人的关心,也无法尽到孝敬老人的义务,更不用说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子女成长了,长期以往,家庭关系
可想有多糟糕啊!——家庭责任/义务
15. 年轻人必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,比如,合理膳食、规律作息、适量运动等——健康生活方式/身体健康
▎(五)生态类
1. 政府追求经济发展,接纳污染企业——重经济轻环境
2. 一开始不挣钱,后面可以带动经济发展——可持续发展
3.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土壤肥沃,光照充足,降水丰富,是……的理想之地——资源优势
4. 竹林和幼林下养兔、养鸡、养鸭,在树林中放羊蜜蜂以及在林下发展香菇夜菌种植——林下经济
5. “乡村游”、“农家乐”——特色产业
6. “猪-沼-果”“木-渔-山”——循环经济、绿色发展
7. 灰土垃圾用于填坑、厨余垃圾用于堆肥、白色垃圾生产日用品——垃圾分类/生态化处理/无害化处理/回收再利用8. 栽植苗木、粉刷墙面、建广场——美化环境
▎(六)乡镇类
1. 大学生/务工人员从城市回到乡村——人才/劳动力回流
2. 采摘、农家乐、乡村旅游、淘宝村……,不同产业相互渗透、相互交叉,共同发展——产业融合/产业多元化
3. 映入眼帘的是光秃秃的石甸山,……我国每年撂荒的土地有近 3000 万亩——土地等资源闲置
4. S 村地处偏僻,有一段路车根本开不进去,下雨天时他坐摩托车进村,常弄得一身泥,特别狼狈——条件艰苦、吃苦
耐劳
5. 老乡们说,他态度好,说话和气。大家都喜欢和他说话……村支书也对小童赞不绝口——有亲和力,群众基础好
6. 百姓自己管自己的事情——村民自治
7. 务农就是低人一等、没有能耐的人才种地——职业偏见、歧视
8. 在基层,乡镇职级上升空间小,让不少人觉得没有出路——缺乏晋升空间/渠道
9. 娱乐活动除了通过电脑上网就是大妈们的广场舞——生活单调/乏味/枯燥
10. 通过和解、调节、诉讼、法律、仲裁等方式调节纠纷——纠纷调解方式多样化/多种形式
11. 调解村民占用很多时间,全凭热心和责任心,没有多少补助,有时侯还要自己贴钱——待遇低/待遇差/工资低
12. 土地承包纠纷、财产纠纷——政策性问题
13. 根据需求进行培训:如:现在自个儿想学什么都可以跟村里申请,镇里专门有专家来教俺们——提升培训的精准度、
针对性
14. 剧本来源都是平时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,主角都是自己演自己——题材真实/贴近群众/贴近生活
15. 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对某地进行扶贫的一种方式——加大扶贫资金投入/“输血式”扶贫
16. 通过投入技术、人才、项目等对该市贫困乡镇进行扶贫的模式——“造血式”扶贫
17. 集中村民办个事真不容易,有时候还真得求着他们。大到修桥修路,小到清理垃圾,都要给点报酬——民众缺乏参
与意识、积极性不高
18. 治理了河道,兴建了农田水利项目,扩大了灌溉面积;改造了农村公路,修建了桥梁——基础设施建设